答:
“每天加班到深夜,看着手里一成不变的报表,是否感觉职业发展像陷在泥潭里?明明经验丰富,却因学历短板在晋升时屡屡碰壁;想要转型新兴行业,却发现知识储备早已跟不上政策风向——这或许是无数在职人士共同的困境。”
“与其在焦虑中消耗精力,不如主动破局。教育部《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》(2020年)明确指出,要’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’,而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学在职课程班,正是为职场人量身打造的’知识+学历+资源’三重跃升通道。”
一、职场人的三大”拦路虎”,你中了几个?
知识迭代焦虑:人工智能、碳中和、数字经济……政策文件频出(如工信部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》)),但碎片化学习难以构建系统认知。
学历限制瓶颈:近年来公务员选拔对学历要求逐步提高,硕士学历成为多岗位的硬性条件。
时间与精力困境:996工作制下,传统全日制读研意味着断送收入和人脉,风险难以承受。

二、为什么选择人大产业经济学在职课程班?
1. 政策红利加持,降低进修门槛
根据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、博士学位的规定》,课程班采用”先学后考”模式:
免试入学:专科及以上学历即可申请,解决基础资质焦虑;
弹性学习:周末集中授课+网络辅修,不占用工作时间;
申硕绿色通道:通过校内考核后,可进入硕士学位申请流程,远超市面同类项目效率。
2. 课程直击行业痛点,解决”学用两张皮”
人大应用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模块包括:
产业政策分析:结合”双循环”战略解析政策逻辑(如《”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案例);
数字经济前沿:区块链、工业互联网等企业转型必备工具;
实证研究方法:配备SPSS/Stata实训,告别”纸上谈兵”。
3. 隐性价值:人脉与资源的双重溢价
同班同学多为金融、能源、制造等领域中层管理者,课堂即资源对接场;导师团队来自人大经济研究院核心成员,论文指导与课题合作机会唾手可得。
三、与其担忧”来不及”,不如抓住窗口期
有人总说”等升职后再读””等孩子大了再读”,却不知:
政策窗口期: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国家统考后,同等学力申硕仍是在职人士一片”低门槛高地”;
行业变革速度:国家发改委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》明确要求传统产业加速升级,早一年系统学习,早一步抢占转型先机。
“今年仅开放少量补录名额,目前金融经济方向席位已过半。若不想下次晋升时再次因学历被卡,现在咨询在线老师可锁定剩余名额——毕竟,改变现状有力的方式,就是立刻迈出第一步。”